logo
首页> 常识>

老子是哪里人出生于哪里(老子的父母是谁?老子长什么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08:25:27    

今天,咱们说老子。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篇文章中,太史公司马迁用精炼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基本的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详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收藏室之史也。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的故里在豫州陈国相人,在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据《史记索隐》引《地理志》说:苦县原本属于楚国,春秋时楚惠王出兵攻灭了老子的故乡陈国,把陈国变成了自己的一个县,从此陈国成为楚国的一部分。如《庄子·天运》记孔子“南之沛见老聃”,司马彪注:“老子,陈国相人。相,今属苦县,与沛近。”东汉边韶《老子铭》说老子是“楚相县人”,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老子是“陈国相人”。


由于《史记》的创作起始于公元前104年,因此在这篇纪录中地名已被称为苦县。

《史记》作为正史,对于老子的生平并没有太多的叙述,这使得在阅读时难免感到些许遗憾。不过古人对于八卦的看法毫不逊色于今天,正史以外,还存有许多其他富有趣味的稗官野史,风趣轶事。

在今天的讨论中,就让我们不拘一格,跳出正史的框架,从稗官野史的角度来认识一个别样的老子。

颛顼后裔

颛顼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姬姓,高阳氏,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相传颛顼时就辅佐少昊,二十岁登帝位,制定了尊卑之礼,在位七十八年,定都市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北史·序传》中记载: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即皋陶,皋陶,名庭坚,字聩,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第七个儿子)。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李耳,即老子)字伯阳,为柱下史。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伯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李耳,即老子)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

野合的双亲

关于老子的身世,还有一种离奇的说法。老子的父亲名乾,字元泉(或作果),天生残疾,没有耳朵,一只眼睛还瞎了。因为相貌丑鄙,粗俗不堪,乾孤身一人,活到72岁,还没有娶上老婆,同邻居家的益寿氏老女野合,老女怀胎八十年后生下老子。此种说法见于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后被收入《四库全书》。而鱼儿认为,野合这一说法,系儒家弟子为了丑化老子而捏造出来的。儒、道相斗,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就说,世上学老子的人贬低、排斥儒家学说,尊崇儒家学说的人也贬低、排斥老子。而儒家的鼻祖孔子出身低微,《史记·孔子世家》明文记载,孔子是他父亲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的。汉代以后,礼俗趋于繁缛,男婚女嫁特别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照这样的观念,野合是不合礼法、很不光彩的事情。


由于孔子是野合而生的人,儒家后世弟子感到脸上无光,但事实又不可改变,于是编造老子野合而生的谣言,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也不可料定。无论如何,这个传说是不可信的。

传奇出生

盘点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圣人出世,大都会天显异象,充满神秘色彩,而诡异的是,这种现象除了写在稗官野史上,有些还被堂而皇之写进正史。

《太平御览》《濑乡记》《太平广记》《神仙传》都对老子出生时的异象进行了记载,其中《太平广记》记载的最为详细: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

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翻译成大白话,是说,老子,本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他的母亲感应到一颗巨大的流星,并因此怀孕。虽然因自然气息孕育,但他出生在李家,因此以李为姓。


有一种说法,老子的母亲怀孕持续了七十二年,才将他生下。但是,老子出生的位置有些异于常人,他是从他母亲腋窝里降生的。在他诞生时,剖开了母亲的左腋窝。因他一出生便白发苍苍,故称之老子。

有一种说法,老子的母亲并无丈夫,所以他姓母姓。

有一种说法,老子的母亲在李树下生下他,刚一降生就能够说话,他指着眼前的李树说:“我就以这颗树为我的姓”。

这些经历,在很多稗官野史的文献中都有记载。

《神仙传》的记载:

老子母感大流星而娠,怀之七十岁乃生,剖母左腋而出。

老子的母亲感应到一颗巨大的流星,随后怀胎七十岁才将他生下,剖开母亲的左腋窝老子才出来。

《濑乡记》记载:

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二里,祠门左有碑,文曰:"老子圣母李夫人碑"。老子者,道君也,始起乘白鹿下,托於李氏胞中,七十二年产於楚国淮阳苦县濑乡曲仁里。老子名耳,星精也,字伯阳,号曰聃。

李母祠位于老子祠的北二里,祠门左侧有一块碑文,上面写着“老子圣母李夫人碑”。老子,即道家创始人,他乘坐白鹿下凡,寄宿于李氏的胞胎中,经历了七十二年才在楚国淮阳苦县濑乡曲仁里诞生。他的名字叫耳,象征着星辰灵气,字伯阳,号聃。


老子祠在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始建于东汉,最初名为老子庙。唐朝建立之初,唐太祖李渊为树立自己的威严、提升个人地位、有效地治理天下,便认老子为先祖,并在汉代老子庙地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皇宫,称太清宫。


太清宫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史记载官方修建祀老尊道的宫庙,为道教各大宗派共尊的宗主祖庭。据说,农历二月十五十老子的生日,李氏后人为纪念老子,每年都会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进行祭拜。

顺带一提,唐代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里称老子为老君,老君的母亲叫玄妙玉女,并说:有黑黄色的气从天而降,形状像弹丸一样,进入玄妙玉女的口中,于是玄妙玉女就怀孕了。八十一年后,老君剖开玄妙玉女的左掖,降生到人间了。在宋代人张君房所撰的《云笈七籖》等书中,也都有相同或相似的记述。显然,这是神仙家们尊崇老子为道教开山鼻祖以后编造出来的神话,产生较晚。

据今人研究,老子的宗教化是东汉明帝时(公元58-75年)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形成的。东汉魏晋是道教开创之时,老子的宗教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魏晋时,对老子的宗教化已经大体完成,其中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在老子出生上的神化,产生了老子的母亲“感大流星而有娠”等等说法。这些为老子出生所杜撰的说法,为后来道教经典所继承,同时又与当时流行的释迦牟尼佛右腋下诞生的故事有些雷同。


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博物管内,有一座描绘释迦牟尼佛右腋下诞生的雕像,详细纪录了释迦牟尼佛右腋下诞生的场景。

一个是中国道教文化创始人,一个是印度佛教文化的创始人。一个从左腋窝诞生,一个从右腋窝诞生。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后人臆断的一种联系呢?不要着急,关于这一点,我将会在未来的一期中专门进行探究。

但现在,焦点回到老子的传奇的出生上。


南北朝时,无论在神学理论上,还是神化实践上,对老子的宗教化都比较成熟、完善了,已经从仙化转变为神宗、仙主合二为一的太上老君了。隋唐时期是道教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老子宗教化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对老子的宗教化,无论从李唐皇帝的扶植、道教信徒以太上老君显神降世为其政权的效劳,还是从理论的规范化、系统化,都可以说是太上老君在道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从南宋以后,太上老君在“三清”中的地位,已经基本上稳定了。

不过,无论怎样神化老子,这些神话同样也是不可信的。

老子的相貌

关于老子的相貌,绝大部分的记载都认为老子出生时,头发和胡须都是白色的。

这一特点恰好契合了古代对仙人容貌的传统定义,即拥有白发童颜的仙风道骨。


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对老子的相貌作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虽然与历史的白眉白须相貌不同,但依然富有特色。

比如东晋时期道教学者葛洪创作的《神仙传》:

《王礼》、《内经》皆云老子黄色美须,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有参午达理,鱼目虎鼻,纯骨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抱十丈。

这是说老子身长八尺八寸,眉毛很美,大眼睛,宽额头,方嘴厚唇,耳朵不仅长,而且还“耳有三漏”,即是说,他每个耳朵上有三个孔。这表明老子耳聪目明,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东汉名著《白虎通·圣人》说:“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可见,老子的耳朵与大禹的耳朵如出一辙,均有神通。

神话了的老子被一个人相中了,他就是张道陵。东汉顺帝时(126—144),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据传,张道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老子首次在道书中被命名为太上老君。从此,老子被神化为道教教祖,长期受到教徒的尊奉。

唐朝对老子的崇拜达到了极点。唐朝皇帝姓李,对本家姓李的老子格外关注。唐太祖李渊欲坐稳江山,就必须想方设法杜撰君权神授的神话。唐朝皇帝尊道教为国教,道教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唐太宗李世民推崇《道德经》。唐高宗李治诏封老子为玄元圣祖,推为宗室远祖。

太上老君的尊崇在道教中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各地太清宫、老君殿等道教观宫均是供奉太上老君之所。其中,陕西省周至县的楼观台尤为特殊。

周至县的楼观台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是老子著书立说、传道讲经的道教发祥地,被称为仙都。这里现在已经建成了国家森林公园,供游人观瞻。此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之美誉。这里的道教遗迹十分丰富,有说经台、化女泉、系牛柏、老子墓、宗圣宫等。说经台大殿有三尊塑像,中间的是老子,两侧的是尹喜和徐甲。徐甲是个不安分的弟子。离说经台不远处,有化女泉,传说是老子考验徐甲时,气愤地用铁棒猛然捅地而成。说经台西北处有一棵古柏,传说是当年老子骑牛入关时,拴系青牛的树木,叫系牛柏。而老子墓则在化女泉以西三公里处,墓冢呈椭圆形,高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古时,此处有吾老洞道观,据说藏有老子头骨,如今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