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常识>

二战是谁救了中国 (援助中国的国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5 12:13:20    

所以说日本人永远都不能原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久后东北全境沦陷,举国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耻辱之中。

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这14年间,残暴的日军践踏过我国930余座城市,迫害了几千万中华同胞,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虽最终中国取得了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此中屈辱、中华大地曾经遭受的创伤,吾辈永不能忘!吾辈当永远铭记,勿忘国殇,奋发自强,以保卫中国永不再遭受曾经的屈辱。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面对残害我同胞、侵占我国土的日军,中国几乎全民都被激起了抗日的斗志,掀起了抗日浪潮,最终将狼子野心的日军赶回了日本。

纵观我国14年艰难的抗日史,可以发现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除了中国人民展开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外,来自外国的援助,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当时中国的国力还不够强盛,军工业更是和日本差了一大截。

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抗日战争很可能还会再持续几年时间,我国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么在那个艰难的时代,都有哪些国家援助了中国呢?他们的援助又对我国的抗日事业起到了怎样的帮助作用呢?

本期内容馆长带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点下关注,这样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也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德国援助

很多人可能难以相信,在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它曾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不过包括德国在内、在抗战期间所有援助过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平白无故、出于好心才帮助中国。它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对中国进行了援助。

但即使如此,中国仍要感谢在抗战期间,对中国施以援手的那些国家。因为无论它们的目的是什么,从结果来看,它们的援助的确对中国的抗战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是德国。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到1940年德国、日本、意大利成为二战轴心国之前,德国给我国援助了大量军事武器。

当时我国几乎60%以上的先进武器装备,都来源于德国的援助。除了军事武器之外,德国甚至还将自己国家的军事专家,派遣到了中国,帮助中国士兵进行军事训练。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德国帮助中国制定并推进了德械师整军计划。在中国抗战初期,德械师是国军的核心战力,在对抗日军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1926年,中国政府就与德国政府展开了军事方面的合作,并且在此后10多年间,两国政府都保持着平等互惠、相对友好的国际关系。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发生,日本侵略者在济南地区向国民党军发动了进攻。一味妥协的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直接导致1万余名中国军民惨遭日军杀害。“济南惨案”暴露了日军的侵华野心,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

此后我国迅速加快了与德国的军事合作,早在1928年,德国就派出了25名军事专家来华,其中包括德国名将马克斯.鲍尔。可以说德国的援助对中国抗战影响深远。

不过德国并非无偿援助中国,当时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政府,急需中国钨矿等珍贵矿产资源,才积极和中国展开了军事合作。也就是说德国在给予中国援助的同时,也从中国得到了相对等价的珍贵矿产原料,德国的援助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两国间的国际贸易合作。

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前的那个特殊时期,我国来自外界的援助渠道非常有限。所以无论德国对中国的军事帮助是“援助”、还是“贸易合作”,都对中国初期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直到1940年德、意、日三国成为二战轴心国,德国才取消了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援助

由于中国抗战期间,国际局势比较复杂,所以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援助是分阶段、分批次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才开始援助中国。和德国一样,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

抗战期间中苏一共展开了两次比较重大的合作,分别价值5000万美元、1.5亿美元。我国没有钱付给苏联,便拿出了同等价值的珍贵矿产资源。所以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本质上和德国一样,都是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不同的是相比于德国,苏联对中国的帮助更为重要。

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表明了中苏两国在反对日本侵略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它为苏联向中国大规模援助军事装备提供了政治基础。

这个条约签订后,苏联的援助便成为了中国的主要外来支援。从1937年到1939年,苏联向中国援助了巨量的军火物资。

其中包括各类飞机900多架,将近100辆坦克,1500多辆汽车,24辆牵引车,大炮将近2000门,以及5万支步枪,将近1万挺机枪,各类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而除了军火物资方面的援助,苏联还向中国派遣了大量军事顾问、以及战斗机飞行员来协助中国对日作战。

在苏联的所有援助中,对中国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900多架飞机和苏联的战斗机飞行员。

当时中国基本没有空军力量,在面对日军的战机轰炸时,我军处境十分被动。苏联在空军方面的援助,直接帮助我国一定程度地消除了日本战机的威胁,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时的被动处境。

从1937年开始,苏联便陆续向中国派遣了包括飞行员、领航员、机械师在内的各类空军志愿人员,一共达到了3600多人。

1937年12月1日,苏联空军志愿队首次直接参战,并在之后陆续帮助中国重创了440多架日本战机。同时苏联还在战争期间,帮助中国培养了大量飞行员、领航员以及机械师。

可以说苏联帮助我国度过了从1937年到1939年这段最艰难的抗日岁月。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苏联卷入和德国的战争之后,便放弃了对中国的援助。

美国援助

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援助时,我国已逐渐在抗战中取得了上风。随后我国迎来了第三个国家的援助,而这个国家就是“无利不起早”的美国。最开始美国并不愿意直接参与战争,一直在忙着发“战争财”。

但随着法西斯力量不断膨胀,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便坐不住了,开始了对我国的援助。其实美国支援我国、参与二战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可以在二战结束后,以“战胜国”的身份瓜分更多好处。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总归是援助中国了。并且在二战期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美国一共向中国提供了超过8亿美元的援助,但它只援助了中国的部分军队,共产党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并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援。

这直接导致我国抗战胜利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落后国民党军一大截,给共产党的解放事业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至少抗战期间美国的援助,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1941年,美国人陈纳德组建了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著名的“飞虎队”,赶赴中国帮助抗战。最开始“飞虎队”表现十分差劲,全面被日军空军压制,面临日军战机轰炸时毫无还手之力。

直到“飞虎队”扩编为“美军第14航空队”之后,才具备了跟日军空军作战的能力,并且越打越猛,很快就从被压制的局面,转而全面压制了日军,取得了制空权。“美军第14航空队”在抗战期间,一共击落了日军2600余架战机,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初期野心勃勃、妄图“吞并”整个中国的日军,已开始节节败退,呈现出了败势。随着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日本最后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溃,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中国终于赶跑了侵华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能够在1945年取得胜利,离不开德、苏、美三国的援助。这三个国家帮助中国更快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它们的援助中国就无法取得胜利。

实际上日军企图“吞并”中国的野心,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即使没有其他国家的援助,中国也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时间或许会晚上几年而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东北沦陷、中国人民步入了艰难的抗日岁月。但东北为什么会沦陷?或者说东北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沦陷?

原因是张学良手握几十万大军,可他却不放一枪一炮,直接将东三省拱手送给了日军。同时国民党的命令也是按兵不动。奉行“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才是导致中国抗战打得如此艰难的罪魁祸首。

如果全中国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一时间,就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日军,日军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就能占领东三省呢?东北沦陷之后,给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日本政府在发现中国的不反抗之后,野心瞬间膨胀,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二,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可以从东北获得大量补给。

因此日本人变得十分疯狂,甚至日本天皇还大放狂言道,要在3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占领中国。虽然日军妄图“吞并整个中国”的想法是痴人说梦,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发了日军的斗志,导致东北沦陷,使得中国的抗日事业变得更加艰难。

蒋介石眼睁睁看着东三省沦陷,却不为所动,一心只想“剿共”。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蒋介石置民族大义于不顾,置国家危亡于不顾。

直到“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才被迫联共抗日。

而在全中华民族实现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之后,中国很快扭转了战场的局势。这意味着中国并非没有对抗日军的实力,只是最初我国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影响下,没有第一时间对抗日军,才导致后期的抗日事业变得无比艰难。

虽然中国在德、苏、美三国的援助下,最终于1945年战胜了日军,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苏联在我国抗战胜利前夕,在我国必胜的情况下强行参战,对我国进行了目的性极强地“援助”,并以此为由逼迫蒋介石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该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签订之后,直接导致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损害。而这,就是中国接受苏联“援助”付出的代价。之后美国也让我国吃了很大的亏。以此可见,在战乱时期,任何国家都是靠不住的。

唯有自身强大,方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