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常识>

古代官员等级划分名称(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变化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0 08:24:07    



社会之所以能够有序,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属于他本身的功能职位。职位的权利,功能,职责即使同一名称,每个朝代未必相通。

历朝历代对官职有所改革创新,所以会有些遗失损益,我们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三方面来说明。

一、中央官职

1、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

①战国时期。

各国国君之下就已经设立了将相官职。比如赵惠文王时,以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而楚国除国君之外,最高长官被称为令尹,其次是武官上柱国,也只有楚国的官名与其他六国不同。

②秦汉时期。

秦朝期间,皇帝之下设置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丞相官位最高,秉承皇帝旨意佐理朝政,所以又被称为宰相;太尉则掌管天下兵马,军权很大;而御史大夫就像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一样。这有点像周时就已经出现了的三公体制。

汉代沿袭秦朝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与相权开始发生冲突,所以在汉武帝时期,丞相权力被削弱了。比如托孤大臣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领尚书事,在昭帝时期权倾朝野,而此时的丞相只是配角。

到了西汉末年时,丞相改名为大司徒,太尉改名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号称三公,且都是宰相。东汉开始后,汉光武帝却“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也就是说,三公变成了辅助,台阁成了宰相府,权力发生了转移。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出现台阁之后,到了魏晋时期,改名称为尚书省。晋朝称为尚书都省,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魏文帝时期,考虑东汉尚书台权势太大,于是将之驱逐出权力核心圈子,另外设立中书省,以中书监、令为首,参掌中枢机密。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力太大,于是另设立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于是最终发展成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制度。既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制度。

④隋唐时期。

隋文帝因避讳其父杨忠名讳,变中书省为内史省。而在唐高宗、武后、唐玄宗时期,三省名称曾几度变更:尚书省改为中台,文昌台;中书省称为西台,凤阁,紫薇;门下省称为东台,鸾台,黄门。三省首长为宰相,共议国政。

⑤赵宋时期。

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枢密院就像是秦朝的太尉府,正副首长为枢密正副史。

⑥明清时期。

明朝废除中书省,皇帝亲理朝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后来演变成大学士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称为首辅。

清朝沿袭明制。到了雍正时期,成立军机处,取代了大学士的权柄。

2、六部制度

在秦汉时期,中央行政长官有:

(一)奉常,后来改为太常,掌宗庙礼仪。

(二)郎中令,后改为光禄勋,掌管宫廷侍卫。

(三)卫蔚,曾改名为中大夫令,掌管宫门近卫军。

(四)太仆,管理皇帝车马。

(五)廷尉,是最高的法官。

(六)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主要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八)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农,管理租税赋役。

(九)少府,管理宫廷总务。这就是三公九卿中的九卿。

尚书本是九卿少府的属官,后来发展成部曹,在隋代最终发展成为六部。而六部的职掌大致为:

(一)吏部,掌官吏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二)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官员俸禄等。相当于现代的人事部、农业部和财政部。

(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接待来宾等。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四)兵部,掌全国军政,练兵,武器。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住建部。

各部首长皆为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各部部长,副部长为侍郎(副部长)。部下设置四司,分别为本部名之司、司封、司勋、考功。官职名称郎中,副职员外郎,下属有主事等。

六部成立之后,九卿的职能就变小了,后来慢慢就裁撤了。所以从隋代确立六部之后,后世基本沿用,并无大的更改。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这些都相当于现今的文化部了。

地方官职

地方行政单位是中央官制持续的基础。


①春秋战国时期。

在春秋时期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其长官称谓在各国不尽相同。在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而到了战国时期,开始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的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的为主。慢慢演变成了郡县制。


②秦汉时期。

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为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为长。其下有助理县政的县丞,掌管治安的县蔚等。

秦汉县以上的行政单位就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省里一把手),掌军事的为蔚,掌监察的是监御史。

到了汉代,将郡守改为太守,后来兼领军事。汉代还有一点比较特殊,既和郡平行的有“国”。这是因为汉初施行的是郡县制加分封制。这“国”主要是对皇帝子弟进行分封的。

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

后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很多州牧既掌民政,又主军事,所以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地方郡守等加将军称号。


④隋唐时期。

县的长官统称令。而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或者郡。作为州时,长官为刺史;称为郡时,长官是太守。唐代全国分二十二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这些都相当于现在的巡视组官员。


⑤赵宋时期,县的长官称为知县。而县以上的行政单位为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在宋代,没有太守之称,刺史也是虚衔。


⑥元朝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行中书省,体制类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


⑦明清时期。

县级单位还是沿用宋代时知县称呼。不过在明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改称为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属于省部级干部,长官为左右布政使。

在明朝,一旦发生战事,中央将派遣朝臣出巡地方,是为巡抚。如若是跨省,则成为总督。不论是巡抚,还是总督,都是临时指派。这个职位最终确立是在清朝,可谓是封疆大吏。

明清时期,一省分为数道,道下有府有州。府的长官为知府,州的为知州。


品阶勋爵


人只要在群体里活着,就有比较,职位高低,古代的品级勋爵是怎么设置的呢?


(一)品——古代把官职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既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说的九品知县,二品朝廷大员。

①汉代时期,是以禄石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比如九卿是中二千石,刺史太守也是二千石,县令是六百石。所以禄石不同,月俸也就不同,也就意味着品级不同。

②曹魏时期,职官被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③隋唐时期,九品分为正从,自四品起,每品又分为上下两阶,共三十阶。

九品以内的职官称为流内,九品之外的成为流外。流外官经过考铨转受流内官,称为入流。

正一品:太师、太尉。

从一品:太子太师、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大行台尚书令、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太子少师、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吏部尚书、怀化大将军。

从三品:御史大夫、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中书侍郎、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壮武将军。从四品上: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宣威将军。从四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御史中丞、定远将军。正五品下: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宁远将军。

从五品上:太子洗马、游骑将军。从五品下:太史令、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中州司马、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下州司马振威校尉。

从六品下:少府/将作/国子监丞、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中县令、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上府别将/司史、致果副尉。从七品上:尚书都事、翊麾校尉。

从七品下: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翊麾副尉。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左右拾遗、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御侮副尉。正九品上:中下县丞、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下县丞、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陪戎校尉。从九品下:内侍省主事、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

流外三等:御史台书令史。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

流外六等:太医署药园师。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


④唐之后时期,基本沿用。只不过在明清时期,将品级加以简化,九品只分正从,共计十八级。在清朝,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称为未入流。


(二)阶

隋代时期,把有职位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

唐朝时,将前朝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补充,并且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这就是阶,通称为阶官。比如,文官阶是:

从一品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称特进,从二品称光禄大夫,等等。

简单说就是给官员在品级之外起个小名。


(三)勋

在唐代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宝贵的勋号,称为勋,通称为勋官。比如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等,共十二级。后世基本沿用唐代,只是品级会有所不同。如明代有文勋武勋,武勋和前代基本保持一致,而文勋增加了正治卿、资治尹之类。到了清朝,勋和爵就合二为一了。


(四)爵

旧说周代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汉代封爵只有王侯两种,皇子封王,相当于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到了三国之后,历代的封爵制度有所不同,但是同姓封王,异姓封公侯伯没变。

当然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些特别的人。比如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被封为异姓王。唐高祖李渊,在隋朝时封为异姓王。唐的中兴大将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所以还是有个例存在。

晋宋之后,爵号加上“开国”字样以示尊贵,被称为开国爵,而不加开国二字的爵号称为散爵。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一种虚名,没有实际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