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工业级无人机新蓝海
在天峋创新(河北)科技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公司董事长王川手持碳纤维预浸料,演示无人机机翼的铺布工艺。在他身旁,一架新款大载重多旋翼垂起无人机即将启程运往山东。“这款载重200多公斤的‘空中消防卫士’,可根据火场态势灵活搭载灭火弹或大容量水箱。传统消防车难以抵达的火场,是它施展本领的舞台。”王川说。
天峋创新是一家工业级无人机飞行平台制造商。目前,公司已建立起无人直升机、多旋翼飞行机、固定翼飞行机和复合翼飞行机等多条产品线,自主研发出10余类飞行器平台产品,累计拥有授权技术专利104项,为近百家企业和单位提供飞行器设计、科研试验和飞行器复材制造等服务,跻身中小型工业级头部无人机供应商行列。
王川和团队曾参加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他们设计的涡轮无人直升机原型机刷新了行业载重纪录,将机身零件从近千种精简至百余种,并因此获得冠军。“那次亮相让我们看到了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这片星辰大海,也激励我们向新蓝海进发。后来,我和团队共同成立了天峋创新。”王川说。
“低空无人机研发制造是技术密集型赛道,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活力很重要。”王川介绍,公司的创新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涵盖气动设计、控制系统、电子、软件等多个领域人才,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持。同时,公司与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创新研究团队建立深度合作,定期引进新项目和前沿科技。
天峋创新在飞行器设计、科研试验、复合材料飞行平台智造三大业务上深度探索,在减少机身零部件、减轻自重、增加荷载、仿生升力体机身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参与无人系统技术发展研究、技术攻关、系统设计、集成验证等多项工作。
无人机应用场景丰富,不同用户需求不同,这使得无人机前期设计制造周期较长,交付效率低。针对这一痛点,天峋创新在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研发流程。“我们从积木搭建中受到‘模块化与可组合性’特点的启发,在设计无人机时按模块提取资料,再进行设计,从而高效完成设计任务。”王川说,公司还建立起自有数据库,能根据用户需求快速进行拼装和定制,大幅提升了订单交付效率。
天峋创新研发副总经理张佳奇介绍,基于国内大市场、多场景、多项目的优势,同样的项目,国外团队研发周期为1年甚至更长时间,天峋创新团队最快只需要3个月。“像挂载灭火弹、集成高光谱相机等装备的定制改装,交付周期仅需几天。”张佳奇说。
既做产品测试服务,也做项目保障飞行服务。公司拥有良好的模拟仿真和试验条件,设有紫外线加速耐候试验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区、开放式淋雨试验区等专项测试区域以及专属试验飞行空域,并拥有多位国内顶尖飞手,为科研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天峋创新正由无人机主机厂商转型为低空经济企业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年产无人机1000架以上,服务网络覆盖28个省份和地区以及国外市场。“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全方位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王川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