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从“钻吧,宝贝!”看特朗普能源政策背后的腐败逻辑
导读
在美国油气巨头资金驱动和“美国优先”理念指导下,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政策大幅倒退。它无视科学事实,撤销环保法规,退出国际合作,加大化石燃料开采和使用,阻碍全球气候行动。其造成破坏的溢出效应是全球性的。相比之下,中国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坚定支持联合国及《巴黎协定》,展现了其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腐败已经渗透进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后果是所有人都深受其害。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行政权力过度集中在既得利益者手中,其破坏的溢出效应是全球性的。
在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油气行业向特朗普捐款7500万美元。这笔钱没白花,除了那句令人难忘的“钻吧,宝贝,钻吧!” (We will drill, baby, drill!) 的口号之外,它还换来了更大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联邦政府对科学证据视而不见,将污染成本从工业企业转嫁到全世界人民身上,保证了美国油气产业的超额利润。
科学证据一再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是危害健康、造成死亡、使我们的星球不再宜居的罪魁祸首。这笔7500万美元的捐款从何而来?最终还是从那些对气候变化毫无防备的汽车司机,还有那些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获得清洁电力的美国公民口袋中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全国进入能源紧急状态,这就赋予了他只有在危机或紧急时期才能使用的特权。它利用这些权力撤销了之前的多部气候变化立法,并推动进一步加大油气开采。
在推动石油勘探和生产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叫停了风力发电场的审批。他还废除了拜登政府在2021年发布的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本来要求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美国销售的新车中占比达到50%。为此,他取消了所有对清洁能源车辆的联邦补贴,并冻结了国会批准的50亿美元充电站网络建设资金。
特朗普政府试图掩盖全球变暖的科学事实,要求从联邦网站上删除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频繁对科学活动施加政治干预,因此在2021年,当时的拜登政府启动《科学诚信备忘录》项目,旨在遏制这种行为。但现在备忘录又遭特朗普撤销。许多科学家也被指示停止与气候评估有关的活动。
新任美国环境保护署署长李·泽尔丁甚至宣称,将重新审视2009年“温室气体危害公众健康”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认定。“温室气体社会成本机构间工作组”已被解散,其所有指导意见已被撤回。相关的总统令甚至可能“从所有联邦决策中消除‘碳的社会成本’计算”。用斯坦福大学教授马歇尔·伯克的话说,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了“任何认为气候变化是个问题的想法”。这些行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站在中立的立场来看,特朗普宣布紧急状态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他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断言:“敌对国家和非国家外国行为体瞄准了我们国内的能源基础设施,将我们对外国能源的依赖武器化”。
然而,美国是油气净出口国,进口电力占比不到1%,而且完全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都是《加美墨协定》的成员国。美国目前的石油开采量比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多。此外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特朗普政府不仅计划大规模增加美国碳排放,还正在从应对全球变暖影响的国际合作中撤出。美国决定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之前美国虽然形式上“退群”,但仍继续参与国际讨论,然而这一次,美国的官员直接连相关会议都不出席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杭州召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会议时,美国专家还收到了“不许参加”的指示。
不仅如此,美国还退出了国际合作伙伴集团 (International Partners Group) ——这是一个由富裕国家组成的财团,已承诺向南非、印尼、越南和塞内加尔提供资金,帮助它们摆脱对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美国还背弃了2022年埃及沙姆沙伊赫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协议,退出了“损失与损害基金”。这个基金旨在补偿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而美国正是全球历史排放量第一大国。美国官员是如何为这一行为辩解的呢?他们只能拿出特朗普的一份总统令,题为“在国际环境协议中遵循‘美国优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环保人士已经记录了权力集中在白宫造成的腐败影响,他们指出,许多企业由于担心受到报复,放弃了先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企业,为特朗普当选总统出了力的社交媒体平台,零售商、银行,以及包括贝莱德在内的多家投资公司,默默放弃了促进净零排放的承诺。就连慈善机构也不得不向当前的政治风向低头,包括成立于2020年,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自然”的贝佐斯地球基金。
一些外国企业感到被迫跟风。三菱UFJ金融集团是日本最大的银行,也是世界第九大银行,它还是“净零银行联盟”的指导委员会成员,然而最近它从这个联盟退出了,这就很说明问题。从该银行泄露的信息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否退出联盟在银行内部其实是存在争议的,但最终,该银行在美国的风险敞口成了决定性因素——毕竟,当前美国的环境政策“遭到了撕扯和抨击”。
特朗普追求的是不受约束的短期经济增长,与中国致力于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生态文明”一词已经被写入了中国宪法,它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总目标,与“中国梦”相呼应。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历程还反映了中国政策轨迹的变化。
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这意味着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化石燃料,但中国是第一个制定国家气候变化计划的发展中国家,一贯支持联合国和《巴黎协定》。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245亿美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保持产出的同时,中国在2012至2022年的十年间将煤炭开采行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减少了40%,在2013至2021年间将颗粒物污染减少了4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能源生产国,仅在2024年就增加了42%的太阳能产量。中国目前生产了世界上60%以上的电动汽车,并提供了80%的电动汽车电池。
因此,中国完全有能力引领世界走向可持续的绿色未来。认识到这一点,是破解美国“能源危机”密码的关键。由于无法与中国的低碳经济竞争,特朗普希望,通过继续开采石油,美国可以“向国际盟友出售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美国的贸易平衡,并帮助美国与敌对的外国势力竞争”。
因此我们看到,美国正试图用19世纪的旧技术对抗中国21世纪的新科技。然而,这真的没什么可竞争的,因为今日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愿景,相比往昔之烟雾笼罩、污染肆虐的旧光景,实乃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limate change: No contes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高进安
编辑:张钊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