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援疆助力,英吉沙县乡村产业振兴找到新“药”匙
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探索“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防风、首乌、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产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找到新“药”匙。

作为2025年济宁援疆指挥部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乔勒潘乡党建引领型示范片区江尕勒艾日克(13)村,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戈壁经济综合产业园,种植板蓝根、防风、首乌等中草药,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让农户既能领分红又能领工资。

济宁援疆指挥部从山东选派农业技术专家,为产业园种植中草药配套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户掌握标准化种植等技术,逐步实现从传统农民向技术工人的转型。乔勒潘乡江尕勒艾日克(13)村村民艾拉努尔·阿卜杜艾尼说:“我家用两座拱棚入股参加种植,一年能收入分红和租金5000元。我还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在这里学习技术之后,可以尝试自己种植。”

据了解,板蓝根青菜年均可实现4茬高效采收,江尕勒艾日克(13)村党支部联合龙头企业提前打通销售渠道,实现每批次新鲜采收都能及时销售完毕,通过规模化种植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板蓝根青菜市场需求大、产量高,今年在周围400多座棚种植成功的基础上,计划在乔勒潘乡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企业带动,采取标准化管理,使板蓝根青菜种植成为当地的一项特色产业。”乔勒潘乡农业企业负责人说。

济宁援疆指挥部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中药深加工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去年以来,济宁援疆指挥部在江尕勒艾日克(13)村配套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一处,带动该村中草药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形成中草药材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的订单式种植模式,增加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下一步,济宁援疆指挥部将以建设乔勒潘乡党建引领型示范片区为契机,及时总结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验做法,注重发挥党支部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加大对中草药种植的扶持力度,持续为群众提供种管技术支持,科学指导、精准施策,打造一支能种植、能管理、懂市场的乡土人才队伍,让中草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来源:济宁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