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在“三大高地”的托举中平凡的日子也幸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2:00    


“1、2、3、4、5……”计数声音逐渐变大。这几天,央视新闻的一条短视频刷爆网络。视频里,包头市青山区自由路二小的孩子们,在教室门口新安装的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相互竞赛。

学校德育副校长邵孝宇介绍,这些单杠是今年安装的,很多孩子一开始一个也上不去,后来能连续做两到三个。视频下一条留言获得了近千人点赞:“建议所有的学校都装上。”

此前,包头另一所学校的一条短视频同样火爆网络。2月24日,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非遗表演上,教师张琳琳对一名跃跃欲试的学生说:“于昊雍,你上去,互动去。”受到鼓励的男孩迈步向前,大秀秧歌技艺,赢得同学们一片喝彩。

这条短视频仅在人民日报抖音号上,就有100多万人点赞、1.5万条留言。其中一条留言写道:“我小时候有这样的老师,也不会社恐到无法出门。”

在短视频时代,瞬间的情绪感染是带来流量的关键,而情绪感染的基础是代入感和共鸣。很显然,这两条短视频都具备这个关键因素。但这样的场景为啥总能发生在包头?

网友的羡慕

今年3月18日,包头召开打造教育高地座谈会。

梳理一下时间轴:2023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打造教育高地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一场包头教育的深刻变革正式开启。

2024年高考,包头市取得了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从这一年开始,关于包头教育的新闻日益增多,不仅有考试成绩的提升,还有孩子们成长的另一面。自由路第二小学与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就是最生动的例子,张琳琳老师的鼓励和于昊雍的阳光便是最生动的写照。

这样的教育氛围造就了让万千网友产生共鸣的瞬间——好想拥有这样的老师,好想身处这样的学校。而这些老师、这些学校就在包头,你我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因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氛围,你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拥有更幸福的未来。

此刻你可能才会意识到,教育高地在哪里?原来它就在脚下,因为它的托举,你的家庭、你的孩子拥有了更幸福的现在。

他们为啥来这看病

在教育高地之外,包头还提出了打造“医疗高地”和“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三个高地”,这三个高地覆盖了包头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与教育高地的逻辑相似,把这些目标放在时间轴上,细数生活的变化,便能更切身体会到它们的价值和分量。

2023年8月,包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打造医疗高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包头打造成为辐射华北西北、全国知名的医疗高地,以高质量医疗供给满足高水平健康需求。

2019年,青山区市民宋女士不堪胆囊疼痛,多次前往呼和浩特市求医问诊。2024年,宋女士再次因疼痛求医,但这次她无须再辗转奔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凌晓锋在家门口的国药北方医院就能为她施治。

这一年,包头与北京、上海等34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心血管科、肿瘤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领域的140余位权威专家定期来包开展门诊诊疗、手术示教和学术交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这一年,包头各医院引进博硕士475名,同比增加13.6%。这一年,包头市门急诊量1023.3万人次、增长12.2%,其中市外来包就诊351.8万人次、增长50.4%。

350多万人次市外人员来包头看病,为什么?因为这里就是医疗高地。

今年3月,包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打造医疗高地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2023年出台的打造医疗高地《实施意见》的“2.0版”。更为直白的表述是:包头要把这块医疗高地打造得更高、更好,受益的同样是最广大的包头乃至周边百姓。

这么多外地车牌

再说文化高地。2023年11月,在包头市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包头市正式提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目标任务,并出台《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

将其放在时间轴上梳理:2024年,包头市增添了许多新名片:“天下黄河第一村”“石榴花开”主题园、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包棉1958”、包头文学馆、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这一年,包头市还成功举办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短短5天时间,7大展区2000多件艺术精品,吸引观展人数突破10万人次。

这一年,包头举办街头演唱会、草原那达慕、冬日那达慕等特色文旅活动1500多场次,一次次燃爆全城;城市地标、文旅街区,近300场音乐沙龙、街头演唱精彩上演。

这一年,人们发现包头可玩、可逛的地方多了,逢年过节更热闹了。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在“天下黄河第一村”不仅有蒙A、蒙B、蒙K车牌,还有京、冀、晋、陕等地的车牌。

为什么这些外地人要来包头游玩?原因不言而喻。

教育托举未来,医疗守护安康,文化滋养灵魂。穿越时间轴线,观察生活变化,你会发现这三个高地构筑的正是幸福生活的坐标系。

高地的海拔刻度,丈量着城市的温度;高地的建设进程,标记着民生的进步。当教育高地让知识生长更蓬勃,医疗高地让生命守护更坚实,文化高地让精神家园更丰盈,身处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是发展红利最直接的受益者。

这或许就是城市发展的终极密码——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在高地的托举中,生长出不凡的幸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