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山东菏泽曹县部分村庄和街道名称来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2:02:00    

#山东#​#菏泽头条#​#曹县头条#​#曹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街道与乡镇名称由来

1. 曹城街道

沿用原曹城镇名称,曹县建县时由曹州降为县,后行政区划调整设立街道。


2. 磐石街道

得名于宋末元初的磐石镇,为曹县建县前的古称,后沿用为街道名。


3. 青菏街道

因青岛帮扶曹县而得名,取“青岛”与“菏泽”合称,寓意合作发展。


4. 古营集镇

相传汉高祖刘邦曾在此驻军,历代多次有军队安营,故称“古营集”。


5. 普连集镇

明代路氏迁居此地,因地势低洼常受水患,路普连率众治水并设集市,故名。


6. 魏湾镇

元末魏氏在白花河湾摆渡建村,初名“魏家湾”,后简称魏湾。


二、自然村与社区名称由来

1. 以移民历史命名

张七庄(古营集镇)

明正德年间,张氏始祖乳名“七”者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以“张七”命名。

李八庄(大集镇)

明洪武年间,李氏祖先李克让迁此,因开设八处店铺得名。

倪集(倪集镇)

倪氏自山西迁来后形成集市,故称倪集。


2. 以地理特征或距离命名

八里店(青菏街道)

明代陈氏迁居此地,因距县城八里且开设客店为生而得名。

八里庙(曹城街道)

明初李氏迁居三官庙旁,因距县城八里得名,后发展为村落。

十里铺(磐石街道)

原为官设驿站,因距县城十里得名。

二十里铺(普连集镇)

清代李氏迁居曹县至曹州公路旁开店,因距城二十里得名。


3. 与历史人物或传说相关

堤上范(韩集镇)

明永乐年间范氏迁居堤旁建村,后因汉代农学家汜胜之、宋代科圣燕肃故里而闻名。

莘冢集村(曹县西北)

夏朝为古莘国遗址,相传为商相伊尹躬耕之地,村名源自“伊尹耕莘”典故。

张康村(魏湾镇)

邻近黄河故道湿地,因生态旅游开发闻名,村名或与早期张姓家族相关。


4. 以功能或产业命名

八里庙村

清代以扫帚加工业闻名,现发展为手工艺品专业村,村名沿用距城八里的地理特征。

董楼村(魏湾镇)

依托黄河故道发展莲藕、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村名可能源自董氏家族聚居。


5. 以自然景观或建筑命名

十二里河(磐石街道)

因距县城十二里且临河得名,明成化年间袁氏迁居此地。

砖庙集(砖庙镇)

明初武、田等姓傍三官庙居住,因庙宇砖砌得名。


三、其他特色村名

南李庄(古营集镇)

清康熙年间李氏迁居此地,原名李庄,1977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更名“南李庄”。

韩集(韩集镇)

韩姓先祖建村后形成集市,故名。

孙老家(孙老家镇)

明初孙氏建村,因村西建有牌坊得名“牌坊庄”,后因孙氏家族分支迁居改称“孙老家”。


四、总结

曹县村名多源于以下几类:

1. 移民历史:如山西洪洞移民村落(张七庄、李八庄等);

2. 地理特征:以距离(八里店、十里铺)、河流(十二里河)、堤坝(堤上范)命名;

3. 历史人物与传说:如汜胜之、伊尹等历史人物故里;

4. 功能与产业:如集市(倪集)、手工业(八里庙扫帚加工);

5. 建筑与景观:如庙宇(砖庙集)、故道湿地(张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