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酒店“瞬间涨价”,欠消费者一个交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 许子杰制作

日前,重庆的李女士发现,自己预订同一家酒店时遭遇了边下单边涨价的情况,前后仅相差20分钟,价格就涨了近150元。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多浏览几次酒店页面,价格就神秘上涨;下单时稍有犹豫,总价便大幅提高;不同预订平台上的酒店价格也不一样,时高时低,看得人眼花缭乱。

酒店根据市场动态随时调整价格,并非故意为难顾客,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酒店通常会综合市场行情、已有预订量、历史数据等多种因素进行调价。例如,入住率在30%时,价格可能较低;当预订量达到50%或80%时,就可能提价。

合理的动态定价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本身无可厚非。但从网友的质疑中可以看出,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体验大打折扣。酒店能够实时监测预订量并据此调整价格,而消费者却无法获知真实的房间存量信息。这种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再加上商家对涨价细节含糊其辞,难免让人怀疑是否遭遇大数据“杀熟”。

对服务业而言,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酒店随意涨价,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酒店和在线平台的形象,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公平与诚信是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石。酒店有权根据供需调整价格,消费者同样有权获得透明的定价逻辑和合理的解释。只有调得合理、涨得明白,才能打消疑虑,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当然,针对部分商家“趁机宰客”的行为,监管部门需要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消费者遭遇不合理涨价时,也应及时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