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安康市石泉县两河镇:支部引领聚合力 干群同心产业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0:37:00    

本报讯(通讯员 张超 孟少猛)暮春时节,俯瞰石泉县两河镇,绿油油的丹参苗破土展叶,粉嫩的元胡花烂漫如霞,林间黄精舒展新芽,千亩烤烟地里机械轰鸣。

早晨七点,新春村党支部书记包月才跨坐在起垄机上,在田间来回穿梭,衣服沾满泥星。这位58岁的庄稼“把式”猛踩油门,钢铁犁铧在黄土烟田划出笔直的沟壑。

“去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烤烟150亩,收入40余万元,给村民发工资21万元,今年大家积极性更高,机器一响,人心就稳了!”包月才扯着嗓门喊,声音湮没在柴油机的轰鸣里。

在两河镇,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该镇建立起“党支部+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党员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村“两委”干部全员行动,人人包抓产业项目,带领群众并肩劳作。 

在海拔800米的高原村山腰上,无人机掠过苍翠山脊,将菌种精准投向林下猪苓种植区。高原村党支部书记何光全正带着村干部和20余名村民卸货、铺菌床、下种子,望着空中“铁鸟”感叹道:“往年骡马驮菌种,运输成本占三成,如今这铁家伙半天就搞定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加上今年猪苓价格高,村民能赚更多钱了!日头从东转到西,直到傍晚,他们才踏着暮色一步步走下山。”  

高原村集体经济自2021年开始发展猪苓,现已发展80亩。在村集体示范带动下,70余户村民积极参与,推动全村林下猪苓种植面积扩展至400余亩,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走出了一条宽阔的特色产业致富路。 

炊烟起时,中心村集体经济开办的药膳特色农家乐飘出缕缕炊烟,妇联主席廖友燕带着服务员精心布置庭院、准备食材,药膳清香氤氲了游客们的谈笑。该村依托本草溪谷中医药旅游康养基地打造的这家乡村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好评连连。

中心村抢抓省药监局帮扶机遇,与天士力药业等龙头企业签订中药材产销订单,构建起“短、中、长”周期品种互补的种植体系,累计发展林下中药材1100余亩。通过创新实施“林药共生”立体种植、“趁鲜加工”提质增效、“药旅融合”延伸链条的三产融合模式,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大关,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十亩泛着药香的艾心村集体经济丹参基地,既是两河镇机关干部的“田间课堂”,亦是乡村振兴的试验场。每当农忙时节,镇党委便组织干部利用下班时间挥锄劳作,参与锄草、扶苗、浇水、施肥等农事,这样既节省了村集体的工钱,更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掌握“知农时、懂农技、会农活”的本领,好多年轻干部都能娴熟地辨认二十四节气里的“农事密码”,开口便是“春分栽苗,立夏追肥”的农谚。

近年来,两河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持之以恒、紧抓不放,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激励措施,各村(社区)“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全镇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0万元以上村2个、20万元以上村4个。

暮色下的两河,有干部和群众晚归的身影,有中药材加工车间的灯火通明。山风掠过这片写满奋斗故事的土地,大家正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实现沃土“生金”,一曲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壮歌正在激昂回响。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