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1亿 上半年黔西南兴仁园区铝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3%

从滚滚铝液到精薄铝板带箔,到汽车轮毂到光伏组件,兴仁的铝产业正经历一场华丽蜕变。今年上半年,黔西南州兴仁市铝及铝加工产业链贡献了114.91亿元的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数字的背后,是一条产业链的聚变,更是一座城市的工业突围。
走进巴铃重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声奏响产业发展的交响乐。这里,铝液运输车穿梭如织,炽热铝液精准输送到各个加工车间。

在兴仁巴铃重工业园区贵州铝基新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运送铝板。 (图/段源兴 )
“从铝液到铝箔,我们实现了'热直供、短流程'的生产模式。”贵州铝基新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昊扬指着自动化生产线介绍,“每吨产品可节约成本400元,能耗大幅降低,这就是产业链协同带来的硬实力。”
据张昊扬介绍,通过铝液直供,把铝液铸扎成的铝板,每吨铝锭可以节约70立方米的天然气,加上园区区位优势,加工一吨铝板可以节省200块钱的运费,成本下降后加工出来铝板在市场上竞争力更大。
作为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贵州铝基新材有限公司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技术,生产、加工、销售以高精铝板带箔为主要产品的高端铝基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电子基板、汽车零部件等铝精深加工领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兴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注入新动力。
而作为铝产业链“链主”——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铝液直供下游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生产电解铝24.52万吨,实现产值约43.02亿元。
在园区另一端的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调试引进的智能旋压生产线已经顺利投产。一个个银光闪闪的轮毂在机械臂的操作下完成最后工序,即将发往海外市场。“通过增加旋压工艺,生产的轮毂轻量化,显著改善铸造性缺陷,提升轮毂整体品质,深受国外高端市场青睐。”该公司总工程师蒋迎春自豪地说。今年上半年,企业出口额占比达20%,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我们实现轮毂生产销售近30万只,实现产值约7000万元。”蒋迎春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主要是聚焦开发海外潜力客户,拓展了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巴西等国家新市场。下半年是行业和市场的旺季,龙凯公司将紧紧围绕全年80万只产销量来进行赶产,朝着2.3亿元的生产目标全力冲刺。”

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轮毂生产线 (图/段源兴 )
兴仁的铝业变革,源于一场深刻的产业逻辑重构。当地政府深谙“独木不成林”的道理,通过构建“电解铝-精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让十余家企业形成了紧密协同的产业共同体。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保障铝液供应,铝基新材专注高端铝箔,龙凯科技深耕汽车零部件,各企业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赋能,共同托起百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1到6月,园区铝产业实现产值114.91亿元,同比增长17.93%,直接解决就业3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走出了一条质效双升的发展新路。
兴仁铝产业链条突破,其成功关键在于通过地理邻近性降低交易成本,形成“10分钟产业圈”;其次,以技术关联性提升附加值,实现从材料到器件的跨越;最终通过产业生态的自我强化,吸引更多企业集聚。这种发展模式,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不是简单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通过产业链的聚合,实现产值的大幅增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宋洁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