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进贤县: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4:52:00    

漫步进贤县的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环卫工人感叹“保洁更轻松了”,道路交通秩序越来越好了……今年以来,进贤县通过创新举措、引导全民参与等方式,为基层治理注入蓬勃活力,让文明理念浸润城市肌理。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叮!积分到账20分。”在进贤县康盛·阳光城小区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居民张明兰用旧电风扇兑换积分时,手机响起清脆提示音。这个约20平方米的“绿色小屋”,日均接待居民超50人次,纸箱、旧衣物、旧电器等可回收物在这里获得“重生”。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对推动“文明社区”创建至关重要。进贤县创新模式做好“两网融合”(垃圾网和再生资源网)工作,在主城区居民小区建成200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积极性,并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如何让文明理念真正“入户入心”?进贤县打出“宣传+实践”组合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入户宣传,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服务活动,结合身边案例讲解文明养犬、楼道清洁、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知识讲座,提升居民参与度,引导大家为建设美丽家园、改善生活环境作贡献。“以前觉得文明创建是政府的事,现在明白了,咱们每个人都是主角!”云桥街道五垦社区居民丁丽芳说。

从“要我遵守”到“我要安全”

“请正确佩戴头盔,禁止超载、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在进贤大道和中山大道交叉口,一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扩音设备的无人机正在低空盘旋,通过交警后台操控,无人机可精准识别违停车辆及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并第一时间发出语音警示。

今年7月以来,进贤县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为主线,全面规范城区交通秩序,持续开展交通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合理优化城区交通组织,扎实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在全县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每天早晚高峰,人潮涌动的人民大道和云桥北路交叉口,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师傅,请戴好头盔,关键时刻能保护自身安全!”志愿者杨睿对一名未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开展劝导,说完,他指向路口的LED屏,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的未佩戴头盔交通事故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为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秩序,倡导文明出行新风尚,进贤县组建了一支由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协助交警疏导交通。面对闯红灯、横穿马路、逆向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他们耐心劝阻;对于问路的行人,志愿者主动提供细致指引。“经过坚持不懈地进行交通劝导,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交通违规行为也大幅度减少。”杨睿感慨道,“刚开始有人嫌我们啰嗦,现在常有路人递水问候。”

从“脏乱堵”到“洁净美”

“现在过道宽了,地面干净了,顾客都说买菜像逛超市!”在进贤县城瓜果市场,商户老吴边整理货品边说。今年,进贤县城管执法局联合市监局开展文明街市“百日攻坚”,重新规划摊位线,增设垃圾分类亭,并安排专人巡查。同时,引入“星级商户”评比机制,对文明经营者授予流动红旗,激发商户自治动力。

为引导商户规范经营,进贤县转变执法理念,以“规范与便民相济,堵与疏相结合”为核心策略,化身“城市规划师”,在不堵塞交通、不侵占消防通道、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在人流相对集中区域,精心规划设置早夜市、便民市场、瓜果助农直卖点等“便民疏导点”25个,引导摊贩集中规范经营,为流动摊贩打造“安身之所”。

如今,从社区到街头,从个体到群体,进贤县文明新气象扑面而来。“整治不是目的,培养习惯才是关键。”进贤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熊群华表示,将在“市容”与“民生”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促成更多“双向奔赴”,推动“堵点”变“亮点”,既守护城市“颜值”和“交通安全值”,又留住城市“烟火气”、增添“文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