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生活艰辛不易的诗,字字令人动容
这首诗是《又呈吴郎》,它这样写: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是一首很生活化的小诗,它只写了一件很小的事情:
杜甫住的草堂门口有棵枣树,有个无儿无女的妇人经常来打枣。后来杜甫离开了,草堂借给了亲戚吴郎居住。
杜甫偶然经过草堂,发现草堂门口围上一些稀稀落落的篱笆栅栏,心想这可就坏事了,西邻妇人也许就打不成枣子了,得赶紧劝说吴郎把篱笆拆掉才好,于是就有了这首诗。
为一件小事,杜甫专意写了一首诗,其仁心慈爱可见一斑,这是人们所熟悉的杜甫,这在杜甫来说是极其自然的举动。
然而,令我有感触的地方还不全在这里 。
我更为触动的是,为了这样一件小事,杜甫竟然写得千回百折,用心动情。
杜甫一生大半的时间在中国大地上颠沛流离,吃过许多苦,有时候到了衣食无着的地步,为求一口饭,他也曾向他人求告,看尽他人的眼色,阅尽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才会殷殷叮嘱吴郎“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这妇人已经被生活逼迫到了绝境,“无食无儿”,只能靠打点邻居的枣子充饥,所谓人穷气短,她来打枣子的时候内心必然是战战兢兢的,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体谅她的“恐惧”,对她的态度要特别亲和,不要让她觉得在接受施舍,不要让她感受到压力。
杜甫想要达成的不仅是让西邻妇人继续来打枣,而且还想让吴郎对妇人的态度好一点。
我们常说要体察人心,孰不知体察人心的前提要么是自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要么是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杜甫懂得妇人的苦,所以他才会如此细腻和慈悲。
我们替杜甫想一想,杜甫要达成让西邻妇人继续来堂前打枣的愿望,这个难度大不大?
其实是挺大的。
因为杜甫已经不住在草堂了,虽然是借给吴郎住,但是毕竟杜甫已不是宅子的主人了。
吴郎要插上篱笆,吴郎愿不愿意让妇人啦打枣,杜甫已不好出面干涉。
这个话该怎么说出口呢?
且看这两句“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它真是写得千回百转,用心用力。
前句说的是,西邻妇人不再来打枣,是对吴郎心怀戒备,不过这戒备显然是“多事”了,也就是多心的意思。
言下之意是吴郎不会介意打枣之事,吴郎不是这样一个冷漠无情的人。
后句说的是,然而你无心插上的稀疏的几根篱笆却有点像是真的把妇人给阻隔住了,“有点像真的”,那就是未必是真的。
杜甫一方面想帮助妇人,一方面也真真切切体察到吴郎的内心,就像清人卢德水评价的一样:“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处处照顾到吴郎的自尊,处处从吴郎的处境替他着想。
因为懂得,所以杜甫不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责吴郎;温厚宽和的背后,是杜甫对吴郎的“懂得”,唯其懂得,“其言蔼如”。
慈悲可以装得出来,懂得却是装也装不来的,它需要人生阅历的沉淀,它仰赖于仁慈的心灵,它亦需要智慧和修养。
建筑在“懂得”之上的慈悲,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杜甫的慈悲正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