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首个适老化数字经济国际标准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5:24:00    

本报记者 孔德晨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ISO 25556∶2025),该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是ISO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

据悉,该标准规定了适老化数字经济的基本准则和核心要素,并针对在线购物、数字银行、数字医院、在线娱乐、社交媒体、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老年人参与数字经济的高频场景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应用案例,为建立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消弭全球老年人数字鸿沟凝练了科学解决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在线购物和数字银行为例,许多老年人在使用相关平台时,常因界面复杂、操作繁琐而受阻。新标准针对这些高频场景提出具体建议,一方面,要求在线购物平台简化操作流程,设置大字体、高对比度的界面,方便老年人看清商品信息和下单步骤;另一方面,督促数字银行优化服务,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客服快速接入等功能,让老年人能顺利完成转账、查询等业务。

在智慧出行和智慧社区领域,标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智慧出行方面,该标准鼓励打车软件推出一键叫车、行程分享给家人等适老功能,解决老年人打车难、出行不放心的问题;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倡导整合各类生活服务信息,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老年人,比如水电费缴纳提醒、社区活动通知等。无论是日常出行的便捷保障,还是社区生活的信息获取,都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适老化领域标准化工作,2022年,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适老化改造标准化联合工作组,先后通过专项下达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计划、开展适老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等方式,不断加大适老产品和服务国家标准供给,推动适老化标准实施。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240余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体现适老化理念的国家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在数字适老化方面,中国先前也已发布《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通信终端设备无障碍设计原则》等国家标准,正在研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智能多媒体终端适老化技术规范,着力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不断优化数字适老化体验。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截至今年年底,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4.2亿人。新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全球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跨学科专家共同协作,参与了标准研制工作。

中国正推动适老化相关标准的国际对接或互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标准内容和覆盖范围来看,中国适老化设施标准与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标准的设计理念相近,均强调无障碍、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例如,日本和德国对防滑地面、扶手等设施的规范与我国《适老家具 通用技术要求》《无障碍洗浴机》等国标类似,英国建筑无障碍标准BS 8300、法国无障碍规范DTU P、德国无障碍标准DIN 18040均与我国《建筑与市政无障碍规范》GB 55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类似,均对建筑出入口、通道走廊、电梯等设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积极参与养老相关标准制定,让更多国家受益于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成果,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东方智慧的生动诠释,也体现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大国担当。前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将大力推动适老化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探索与东盟、欧盟的认证互认机制,推动提出更多适老化领域国际标准提案,为全球老龄友好环境建设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