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不动产登记激活“沉睡”水资源

浠水境内66座水库首次拥有了专属“身份证”。
近日,湖北黄冈市浠水县境内66座水库在自然资源(水流)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批全县境内66座水库首次拥有了专属“身份证”,自然资源水流不动产权证书顺利颁发,标志着当地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且意义深远的一步。
水库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于明晰水资源产权归属、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浠水县共有水库66座,长期以来,权属界限不清、权责关系不顺、资产权利缺乏保障、资产管理效益不佳等现象制约了水库的开发利用。去年以来,浠水县以明晰产权、赋权释能为核心,开展水库不动产权首次登记和划转,激活水利“沉睡资产”。

浠水境内66座水库首次拥有了专属“身份证”。
水库不动产登记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据了解,为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该县不动产中心拿出了“绣花功夫”,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统筹协调,登记、权籍、档案等业务股室通力协作,确保工作高效推进。针对部分水域资料缺失等问题,不动产登记中心发扬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精神,积极对接水利、城发等部门,克服了地形复杂、水系分布广泛等诸多困难,精准确定了水流的产权范围和权益主体,确保登记数据准确、权属清晰,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展现了不动产登记队伍的责任与担当。
在发证现场,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自然资源水流确权登记发证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此次首批证书的颁发,为今后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确保水利资源都能得到科学、高效的利用。”
此次自然资源水流发证工作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一本本证书上,更体现在水利工程“产权化”,将“工程”转化为“资产”,未来,将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水流确权登记成果运用,激发水库资源活力提供有力支撑。(图/文 章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