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生化环材”是天坑吗?招办老师解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14:00    

写在开头:

目前,我省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正在填报中。每年为服务好考生和家长志愿填报,海峡教育报都会如期开启5天7地全省巡回,一场拉进高校与考生之间距离的“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各地市举行。咨询会现场,一个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他的故事:从辞掉稳定的教师工作到参加高考,从福建到北京……不一样的轨迹让我们看到了人生不同面的可能性,我们也希望通过文章让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更从容些。同时,老教授、招办老师也给我们一些报考建议——

对话:

“一边运行一边调试”何尝不可?

高考结束后,北京化工大学福建招生组教师曹晰和他的同事开始准备前往福建事宜。他们密切关注着福建省内各地重点高中校园开放日信息以及一场由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福建日报教育全媒体中心(海峡教育报社)承办的大型“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的行程安排表。

每年和曹晰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位特别的人:许南山教授。

许南山出生成长于福建莆田,在考入福州大学前,他有稳定的工作——中学教师。1977年,他去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但家里人觉得:“你还是工作算了。”他就选择放弃了。1978年一年的时间里,他越发觉得不上大学“不对”。1979年,他又一次参加高考,报考了福州大学并如愿考上了。“福州大学的毕业生应该是在省内分配工作,但那时由于时代的大背景,我被分到北京机床研究所。在那干了三年,也得到了比较大的锻炼。由于我经常来到城里开会,就发觉自己在研究所里接触计算机知识有时差,总比别人慢一拍。”

一直在努力奔跑的许南山,再一次辞掉了北京机床研究所稳定的工作,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当老师。这一次,他从1986年一直干到现场。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奔跑中再慢慢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路。一边运行一边调试,何尝不可呢?

如今,已经退休的许南山教授跟随着北京化工大学福建招生组,每年回到家乡,为家长的学子介绍北京化工大学。许南山坦言,只要身体能走得动,就会一直来参加咨询会。

建议: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

说到志愿填报、选专业这一话题,许南山也有自己的“选人”办法。

每年来找他咨询时,许南山都会告诉家长不要说,让孩子自己说。“我先跟孩子谈,问孩子高中的几门课里,你学的比较好的是什么课程?你喜欢的是什么课程?这两个可以给他选专业带来很好的参考。选喜欢的专业、选喜欢的课程,今后学习心情是愉快,到大学的学习不会有压力。”

曹晰也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告诉考生、家长,“大学期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即便是最热门、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学不好,也是枉然。”

网络上特别火的一句话:“生化环材”是天坑。作为以化工为特色的院校,许南山和曹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生化环材是天坑,我一直说不可能是天坑。我们的学生百分九十八甚至百分之百就业上哪里去?找天坑去。有天坑,学生都毕不了业,专业还能招生吗?” 事实上化工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工、生,化环材作为国民支柱的一个产业来说它提供的就业面是非常的广泛的。

怎么“界定”专业的好坏呢?曹晰也表示,在大学里头大家是重新起步,同一个起跑线,只有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才能学好。而且大学很多专业光听名字或者咨询,都只是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有你到大学期间,通过一年、两年的学习,才会发现它的精髓所在。如果你发现确实不喜欢,还有转专业的机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到心仪的专业。“总而言之,遵循自己的内心,只要你想去学,未来一定是很光明的”。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