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浙江做好“三篇文章”探路共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6:59:00    

近日,“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举办。浙江省全面落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工作部署,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城乡一体融合发展“金名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今年以来,浙江聚焦“融合”联动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青年入乡发展等重点任务,省级101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中96项消除城乡差别、80项消除户籍差别。同时,以项目建设推动城乡融合,1833个缩小“三大差距”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696.8亿元、完成率59.1%,新建项目开工率87.1%,其中,强城类完成年度投资738.59亿元、完成率61.7%,新建项目开工率75%;兴村类完成年度投资851.06亿元、完成率57.5%,新建项目开工率90.9%;融合类完成投资107.15亿元、完成率62.3%,新建项目开工率91.7%,均超时序要求。

作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最低的嘉兴市,2004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制定印发《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一体化”,拉开了统筹城乡大幕。20多年来,嘉兴市聚焦城镇化进程中“人的身份”“土地权属”等关键性问题,突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人口经济布局、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等融合任务,探索出了一条“繁华都市与美丽乡村”双向奔赴的发展路径。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谭稳说,以“强城”为引领,嘉兴科学规划“1640”城乡空间体系,即1个中心城区、6个县域副中心、40个左右新市镇,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以“兴村”为亮点,嘉兴打造特色城镇品牌。比如,平湖市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化、集约化转型,成功招引农业项目5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秀洲区新塍镇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契机,实现万亩土地集中连片,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以“融合”为关键,推进片区组团发展。比如,南湖区“大三星”组团片区,跨镇域串联101路公交沿线6个村,加快打造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融合样板;海宁市“大桃园”组团片区,同样跨镇域联动11个村和1个合作社,合力打造花卉、稻米、果蔬三大亿元级产业。“这种打破行政区划、资源互补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王谭稳说。

据介绍,浙江将进一步畅通城乡融合要素流动。首先,统筹推进农民进城和青年入乡。深化“居住证+积分”制度改革,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其次,统筹推进资源开发和要素激活。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强化低效用地再开发、城镇有机更新等政策联动集成,探索空间要素跨区域统筹协调机制、三条控制线正向调优机制。最后,统筹推进政策支持和多元投入。探索建立财政支持与政策性银行、政策性担保、政策性保险及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高效协同机制,浙江省级财政3年安排专项政策资金240亿元以上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性银行每年安排信贷资金800亿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