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拎包入驻”式AI孵化生态 济南面向全国正式发放“AI大礼包”
4月24日,“智汇泉城数创未来”济南市AI大礼包发布暨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正式推出面向全国AI领域的“五大礼包”:100小时GPU资源、100个AI前沿算法、100T开放数据集、100个AI应用开放场景及100处AI创业开放办公场所,通过“数算法融合调度平台”实现资源一键申领、精准匹配,为创新创业者打造“拎包入驻”的AI孵化生态,这标志着我市AI资源要素配置迈入智能化、集约化新阶段,济南市建设城市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迈出重要一步。

5类免费资源惠及AI产业全链条
“大礼包”可申领对象为参与济南市AI相关赛事或创新项目选手、在济高校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以及2023年后注册且主营业务为AI的企业。
据介绍,此次“大礼包”内容丰富。在算力方面,济南融合多个算力中心的算力供给,提供多元异构智能算力支撑能力,为开发者提供100小时免费GPU使用资源。
算法方面,济南市联合山东大学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极视角等算法提供方推出100种前沿算法,免费供AI开发者调用使用。
数据方面,为开发者提供政务、医疗、教育、金融等10个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同时,将为模型开发提供“采洗标测用”5项技术服务,为AI开发者降低10%以上的数据开发成本。
开放场景方面,在全域AI转型背景下,济南作为AI发展的训练场,开放全场景供AI开发者进行试验,涵盖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医疗、教育、文旅等各个领域,将分批次开放100个场景供开发者探索应用,优秀方案还将给予相关配套,支持在济南落地。
办公场所方面,我市将在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历下区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历城区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章丘区山东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免费提供100处1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为AI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所支撑。
搭建同频协作机制助力创新
“济南市此次‘大礼包’政策属全国首创,特别是免费算力和办公场所等资源,将为创业者们节省大量的研发创业成本。”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张延国介绍,在使用“大礼包”过程中,济南市将对结合本领域形成的优秀行业案例,给予孵化支持;对于有场景开发需求的,将持续提供数算法产品并给予优惠。
对于申领“大礼包”的济南数算法流通服务平台,张延国介绍,在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算法之间,该平台起到了搭建同频协作机制的作用,避免算力中心与数据要素物理分离导致二缺一、一缺二的现象,有利于降低使用方协调资源的成本,助力创新,从而提升有限资源服务于高并发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能力,承载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性中试任务。平台以一站式服务为需求方提供完备供给,为供给方拓展应用场景,将弹性调度能力从CPU时代云计算向GPU时代智算升级。
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体系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济南市已建成数据中心40家,在用标准机架数11.98万个,算力总规模4568P,其中智能算力3877P。算法模型方面,济南市拥有重点大模型企业58家,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66个,其中登记备案产品24个。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3个大模型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在场景应用方面,济南市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深化算法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系统性推动算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深度融合,重点聚焦AI+政务服务、AI+城市治理、AI+空天信息、AI+制造、AI+终端等20个领域场景需求,推广大模型和智能体2类应用。
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熙介绍,济南市将根据基础模型训练、行业模型开发、边缘场景推理3个方面的应用需求,统筹推动建立1个调度中心,2个国家级数据中心,10个千卡级算力中心,N个应用级边缘中心,打造立足济南都市圈、辐射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区域级智能算力枢纽。
未来,济南市将深入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夯实“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生态根基,全力构建“算力引擎驱动、数据价值释放、模型迭代创新、场景深度融合”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济南高地”,助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周历)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