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丨“麦王”顺口溜里的成长密码
来源:【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
■ 郑江勃
近日,中宣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这位“麦王”以半生心血,在广袤田野间写就了一部关于“多种粮、种好粮”的厚重论文。他的农谚顺口溜中,蕴藏着青年干部茁壮成长的密码。青年干部当如初春新麦,在时代沃野上经历扎根沃土、拔节奋进、抽穗结实,方能不负韶华,成长为栋梁之材。
向下扎根,积蓄向上生机。“光施肥、不深翻,小麦扎根无处钻。”徐淙祥的顺口溜,道破了一个朴素真理:无深扎之根,难有参天之姿。基层,正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沃土、历练成长的疆场,要想大展身手,就要主动沉潜、深植基层。勇下“深翻”之力,如麦苗般沉心静气,将根须深深扎入大地,在艰苦岗位的磨砺中涵养“破土向阳”的力量,真切体察群众急难愁盼,以务实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勤练“深扎”之能,甘做“泥腿子专家”,深扎泥土深处、民心沃壤,在田间地头里与群众“同耕一方田,共沾两脚泥”,于街巷闾里中同百姓“同坐一条凳,共喝一壶茶”,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淬炼如磐信念,铸就坚实根基。
拔节奋进,淬炼挺拔之姿。“小麦拔节需肥大,壮苗也要把肥下”。麦苗拔节,是生命内在力量喷薄而出的时刻。青年干部从“扎根”走向“拔节”,正是信念、知识、能力全方位汲取“养分”、以挺立之姿迎接风雨的关键一跃。积蓄“拔节”之力,视知识为成长的“拔节肥”,在理论武装与专业精进上下苦功,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谦逊,不断更新知识图谱,使思想的“茎秆”日益强韧,以真才实学筑牢担当之基。涵养“拔节”之姿,主动迎接重大任务、复杂矛盾、艰苦环境挑战,让骨骼如麦秆般在风雨洗礼中越发挺拔坚实。
垂穗躬行,结实方显担当。“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徐淙祥这质朴箴言,正是小麦“抽穗灌浆期”的深刻注脚。青年干部行至成长关键处,当以抽穗之姿捧出饱满果实,以实干为笔,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弘扬“不哄地皮”的实干精神。青年干部当力戒虚浮,摒弃“花架子”“空口号”,把心思用在谋实事上,把精力投在求实效中,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让事业的“穗头”因实干的“灌浆”日渐沉甸。永葆“不哄肚皮”的为民情怀。麦穗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充盈的粮仓与温饱的保障。青年干部的一切奋斗,当以人民是否满意、群众是否获益为根本标尺,要将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躬身实践中,结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金黄穗粒。
编辑:苏永乐审核:刘 飞
本文来自【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