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户村民终于拿到“红本本”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_基层快讯】
“七、八年了,我们终于拿到红本本了,这要感谢综治中心和检察院的同志,感谢你们。”红椿村的陈支书拉着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七年前,老陈等20户村民搬进安置楼时,因开发商仅开具手写收据,没有正规发票,导致不动产登记证一直无法办理。多年来,20多名村民为此多次信访。
线索由综治中心移交紫阳县检察院后,该院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通过依法监督办案,7天时间20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拿到不动产登记证,一场持续了5年多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得到了成功化解,同时开发商依法交纳增值税14余万元,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也实现了国有财产的保护。
这场由综治中心枢纽联动、多部门协同化解的“办证难”纠纷,是“综治中心走进基层,助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检察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为了我这点小事,害得你们三天两头跑,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谢谢社区、感谢检察院。”潘某因邻居高某将其祖坟后的一棵树砍伐,产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让步,情绪激动。白河县清风社区矛盾调解中心接到线索,立即组织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共同分析研判,社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联动联调优势,辨法析理,耐心开导,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握手言和。清风社区主任说:“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是帮助解决群众烦心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体现。”

安康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窗口优势,将服务端口前移、下沉办案力量,通过“坐班”接访、带案下访、检察官约访,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将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在基层。目前,全市11个检察院采取常驻、轮驻、云驻等方式,已全部进驻当地综治中心,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安康市检察机关正用“零距离”服务,在秦巴山水间书写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
来源:安康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张博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