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会消耗大脑?专家:需进一步研究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文洁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淑颖
如今,马拉松越来越火。从繁华喧嚣的一线城市,到宁静古朴的小城,都纷纷投身于这场马拉松热潮之中。除了消耗体能,一项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代谢》杂志的新研究表明,这项运动还会消耗大脑。

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研究了马拉松运动对人类大脑结构的影响,涉及10 名马拉松选手(8男2女)。结果发现,在跑完 42 公里的马拉松比赛后,选手的大脑结构会发生可逆性改变——50个白质区域中有12个区域的髓鞘水平明显降低,两周后开始恢复,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研究显示,这些区域与运动协调、感觉以及情感整合功能密切相关。如果把神经纤维比作电线,髓鞘就是包裹在外的绝缘层,其主要成分是脂肪,占70%~80%。这种物质不仅能够防止神经纤维之间“搭错线”,还可以让神经电信号更快地传导。

研究人员猜测,这些富含脂肪的髓鞘很可能是被神经胶质细胞作为储备能源用掉了。因为在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者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原)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然而,随着比赛的进行,糖原储备逐渐耗尽,身体会逐渐转而利用脂肪作为燃料。而大脑作为一个能量消耗大户,在这种长时间剧烈运动情况下,所需的葡萄糖燃料就可能告急了。于是,脂肪含量高达70%~80%的髓鞘被紧急调动起来。

论文研究者、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神经科学家、马拉松运动员洛斯·马图特表示,比赛后髓鞘暂时性减少并不会对认知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大家不用担心。实际上,洛斯·马图特怀疑髓鞘的减少和恢复是有益的,因为这“强化了大脑的新陈代谢机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大脑成像和衰老研究的穆斯塔法・布尔哈拉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髓鞘的减少只持续很短时间,因此并不令人担忧,而且这个过程教会了大脑如何快速修复髓鞘,可能对身体有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文洁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样本量较小,只有10个人,并且研究对象是经验丰富的马拉松选手,他们的身体素质跟普通人差别较大。第二,研究利用的是髓鞘水分数来评估髓鞘含量,前者受很多因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测量的准确性。未来,希望有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跑马拉松导致的髓鞘暂时性减少是否会影响记忆力和身体协调性等,以及从长远角度来说,跑马拉松是否会提升髓鞘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