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实时讯息>

“社区书院+”滋润幸福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53:00    

九曲河社区开设公益课堂,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资料照片)

自2024年以来,黄岛街道九曲河社区以社区书院为载体,创新构建“文化赋能+三维服务+智慧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辖区青岛九中、团结路实验学校等15家联建单位资源,打造集教育孵化、协商议事、民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15分钟社区书院服务圈”,实现阵地建在“家门口”、服务直达“家门口”、力量集聚“家门口”,形成群众“家门口”的服务治理生态链。

“书院+文化赋能”

营造书香社区氛围

“九曲河社区积极推动社区书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互融共促。在社区书院配备3000余册书籍,涵盖党史、文学、哲学、科普等品类,为社区居民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辖区阅读爱好者定期自发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大家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共创者’,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文化动能。”九曲河社区党委书记岳晓莹说。

针对辖区居民及周边企业职工的需求特点,九曲河社区积极联系城市传媒夜校,根据他们的日常作息时间,推出“筑梦晚八点”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电商运营、阅读分享、美妆、瑜伽等课程89课时,吸引400余人参与,让更多人的“夜生活”变得充实有趣。

同时,九曲河社区有效整合联建共建单位资源,结合“我们的小区”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做到每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自去年以来,九曲河社区共开展“我们的小区-书山拾捡”“我们的小区-齐鲁文化读书日”“我们的小区-暑期公益课堂”等活动30余次,覆盖居民3000余人,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书院+三维服务”

打造资源集成体系

时间维度弹性化。九曲河社区统筹辖区资源,创新构建“全时段服务链”,成立太极社、文艺团、志愿者协会等10余个社区文化队伍,开展“晨练太极强体魄-午间读书润心田-四点半学堂助成长-夜间技能培训促就业”的多元化服务。通过“队伍孵化培育+分时段精准服务”模式,实现从文化滋养到技能提升的全时段服务,形成“早七晚九”的精细化文化服务模式。

空间维度立体化。九曲河社区构建“24小时共享书巢-移动书院讲堂-楼栋微型书院”立体文化网络,将社区图书室改造成为“24小时共享书巢”;将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15个特色功能室升级为“移动书院讲堂”,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学习需求,助推社区文化活动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人群服务维度广泛化。九曲河社区以“青苗-青创-银龄”成长计划为核心,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从幼儿的自然感知启蒙到青少年的社会实践,从青年技能培训到银龄数字素养提升,搭配“四时书院”节气课程矩阵,春季开展“山野诗会”自然教育,夏季组织“水库夜读”露天讲堂,秋季举办“丰收故事会”农耕体验,冬季推出“围炉茶话”传统文化沙龙,实现3至80岁全年龄段覆盖,形成“代际融合、知行合一”的社区教育新范式。

“书院+智慧服务”

激发自治内生动力

九曲河社区开发“幸福邻里芸”小程序,构建“线上文化共同体”。平台设有志愿者注册板块和社区动态板块,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注册成为社区志愿者,并能及时了解社区文化活动动态,实现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参与活动的转变。

九曲河社区建立积分评价系统,将参与书院活动、文明家庭创建等6大类32项行为纳入信用管理。居民参加活动1小时就能累积1分,居民可凭积分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幸福超市兑换物品,或到360便民仓兑换志愿服务,还能兑换培训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社区还积极构建“五级网格穿透体系”,以“书香楼栋”微自治品牌建设为抓手,将原有9个基础网格细化为56个“书院文化微格”。同时,组建“专职网格员+教师志愿者+物业管家”书院微格治理“铁三角”,持续开展“美好社区·童心共绘”、“楼栋读书会”等沉浸式邻里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

下一步,黄岛街道九曲河社区将继续探索“社区书院+”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各联建共建单位的互动合作,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社区工作新局面。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霞)